2018年8月5日—7日,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组织近200余名中小学师生一同走进巴丹吉林沙漠景区开展了为期3天的中小学生沙漠野外生存训练研学实践教育活动。
8月5日,参加本次活动全体师生在阿右旗第一中学举行了升国旗、唱国歌简短的开营仪式后,便乘车前往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在组织学生参观地质公园博物馆时,通过讲解员现场讲解、亲身体验、观看标本实物、展板和相关纪录片、宣传片等形式,使同学们对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范围内的沙生动植物、民族服饰、民族物品、矿石标本、民族传统文化等有了一定了解,并提供1000余份宣传折页和科普书籍供学生取阅,随后师生统一领取了露营装备乘车前往巴丹吉林沙漠景区开始野外生存训练研学。
研学活动现场,在沙漠气象监测站阿右旗气象局工作人员为同学们普及了“七要素气象监测站”各设备的作用,采集那些数据和气象灾害预防等科普知识。在徒步活动途经水文动态监测设备时,邀请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副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刘学全老师向同学们讲解了水文监测设备的作用、巴丹吉林沙漠湖泊水的来源、巴丹吉林沙漠成因神奇之处等近年来取得的一些成果和知识,在“巴丹天池”景点刘老师现场教学生们如何使用GPS实地定位、测量高程、数据采集等一些实践技能,在鸣沙山工作人员向大家科普鸣沙的成因及原理。活动还邀请到国内外有“沙漠王”之誉的兰州大学冰川与沙漠研究中心主任王乃昂教授为大家普及沙漠生态知识。
在三天的研学活动中,工作人员和辅导老师还向同学们讲解帐篷的搭建方法和露营装备整理技巧,并带领全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了露营相关任务,开展地学知识问答、攀爬沙山、滑沙、射箭、沙漠真人CS对抗等体验活动,举行拔河、排球等小型沙滩体育比赛和不倒森林、珠行万里、龙行天下、毛毛虫、龟兔跑、数字城堡、动感颠球、拍拍操、团体舞蹈等系列研学拓展训练活动。在活动结束返程上车前,同学们自发开展了环保志愿活动,对景区残留的垃圾进行捡拾。
此次组织学生以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的方式开展研学实践教育活动,既补充和延伸了学校教育,又让学生在不同于平常生活体验中开拓了视野、掌握了野外安全防护和生存技能,激发学生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团队精神,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社会的思想感情和团结协作、自理实践能力,使学生们在实践中得到了更深的学习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