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接2021年阿拉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再评估工作和促进地质公园地学旅游发展,地质公园管理局邀请地质公园技术支撑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自然文化研究院田明中专家团队和宁夏地质调查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王成,于2020年11月7日-12日,对贺兰山西坡的地质历史、地层层序、古生物化石和构造遗迹进行全面考察。
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以沙漠、戈壁地质景观为主,是世界上唯一系统而完整展示风力地质作用过程和以沙漠地质遗迹为主体的世界地质公园。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的区域包含中国西北地区重要地理界线的贺兰山,贺兰山的西侧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贺兰山脉南北绵延200多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海拔2000-3000米,是我国河流外流区与内流区的分水岭,也是季风气候和非季风气候的分界线,还是我国草原与荒漠的分界线。贺兰山发育自太古界以来的完整地层序列,记录了近21亿年的地球演化历史。
本次野外考察工作的重点是全面厘清贺兰山地区地层层序、地质历史以及主要的构造演化特征,选择2-3条适合于开展野外研学旅行的线路。
考察期间,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还同时邀请了姊妹公园张掖世界地质公园一同参加野外考察和研讨。双方在考察过程中,共同对世界地质公园的建设理念、公园评估、公园建设、队伍建设等方面交换了意见,真正的使得双方在地质公园未来建设和发展方面都取得良好的沟通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