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时纪,阿拉善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逐渐形成了以公路为主,铁路、航空为辅的立体交通网络,不仅让全盟各族人民的出行更加便捷,也为全盟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奠定了坚实基础。
1.三旗通油路
2002年10月31日,阿拉善盟三旗通油路工程正式通车。该路起自阿拉善盟首府巴彦浩特镇,至额济纳旗政府所在地达来库布S217线和阿左旗巴彦诺尔公至阿右旗政府所在地额肯呼都格S317线。总长994公里,总投资6.96亿元,其中国家国债资金补助4.905亿元,是内蒙古自治区旗通油路最长路段,建设里程占全区总里程1/3。
2.省道S227线:北银根-G7连接线-吉兰泰-石嘴山
巴吉一级公路是在1999年建成的全长109公里的原巴吉三级公路基础上改建而成。2007年8月由内蒙古九泰龙公路开发有限公司签署了关于参照BOT方式建设和经营巴彦浩特至吉兰泰一级公路协议合同,由该公司出资并负责巴吉公路施工建设和经营管理。京新高速临白段(阿拉善盟境内)吉兰泰连接线起于主线的红古尔玉林互通,止于阿拉善左旗吉兰泰镇,全长93.5公里。设有巴彦浩特收费站、查哈尔滩收费站、京新高速吉兰泰连接线吉兰泰收费站。由京新高速红古尔玉林入口接入京新高速G7。此一级公路是阿拉善左旗驻地巴彦浩特镇连接北部重镇吉兰泰、京新高速G7的直接路线。现该公路已升级为省道S227线,起自阿拉善左旗北银根,穿越G7京新高速,由京新高速吉兰泰连接线红古尔玉林向南经吉兰泰,从查哈尔滩沿S47张查高速向东至阿拉善左旗宗别立苏木的巴音呼都格,转向南至宁夏石嘴山市。
3.国道G1817乌银线:乌海-巴彦浩特-银川高速公路
1988年开始修建乌巴三级油路,到2001年修建乌巴二级油路,再到2003年始建乌达—巴彦浩特一级公路S314线。乌巴一级公路是自治区东西大通道阿盟境内的主要路段,也是自治区“三横九纵十二出口”公路主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路起点位于乌达,与110国道新地—麻黄沟高速公路衔接,终点止于巴彦浩特,建设里程130公里,总投资13.9亿元人民币,工程于2003年8月开工建设。2005年8月23日,乌巴路的建成通车,极大地改善自治区西部地区交通落后的状况,对于提高内蒙古东西大通道的通行能力,改善投资环境,加快资源开发和经济结构调整,实现西部盟市经济对接,促进西部盟市及沿线地区积极参与经济区域的市场分工和经济循环,构筑自治区西部盟市与西北邻省区之间的公路快速通道,推动内蒙古西部地区乃至全区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2010年9月25日,宁、蒙两区群众热切关注的银川至巴彦浩特高速公路内蒙古段主体贯通;2011年11月28日,银巴高速银川段全线正式通车。银巴高速公路起点接银川市绕城高速公路平吉堡互通式立交,经宁、蒙交界的头关,过三关,止于内蒙古巴彦浩特北,全长102公里。其中,内蒙古段长69公里,工程建设总投资18.8亿元;宁夏段长33公里,投资9.8亿元,采用全封闭、全立交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银巴高速公路是连接宁、蒙之间的重要省际通道,也是银川市连接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最便捷的运输通道。该项目的建设,对改善省际通道运输环境,促进宁、蒙两区区域经济交流合作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银川至巴彦浩特高速公路是青岛至银川高速公路的延伸,也是内蒙古自治区“三横九纵十二出口”的重要路段,建成通车后,打通了宁夏与内蒙古的省级通道,将成为宁夏与内蒙古重要的交通纽带。
张查高速公路S47线是内蒙古自治区干线公路网规划中张家房至山丹公路的重要一段,是乌巴与巴吉两条一级公路联系的重要纽带,也是阿盟“两纵两横十二出口”公路网重要组成部分。该路线起自宗别立镇张家房,经红旗水库,终止于查哈尔滩,全长约45公里,为全立交、全封闭高速公路,设计速度80km/h,总投资12.19亿元。该公路的建成通车,对完善自治区干线公路网,促进沿线经济和旅游业发展,改善行车条件,推动阿盟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乌海至银川国家高速公路巴音呼都格至巴彦浩特段改建工程,主线起于巴音呼都格收费站,接已建的乌银高速乌达至石炭井段,经宗别立、张家房、切乌图、大井沟,终点止于巴彦浩特北互通式立交,顺接已建成的乌银高速巴彦浩特至银川段。路线全长86.560公里,其中完全利用张查高速13.411公里,利用既有一级公路改建43.109公里,新建30.04公里。全线设置6处互通式立交,其中新建宗别立、切乌图(枢纽)、伊克田、木仁高勒互通式立交,改建张家房、巴彦浩特北(枢纽)互通式立交,同时对巴彦浩特南互通增设收费设施。同步建设省道恢复工程(辅道)及互通连接线50.752公里,其中:辅道1(巴音呼都格至光明上滩)长17.9公里,辅道2(木仁高勒至巴彦浩特)长17.954公里,张家房互通连接线(张家房至切乌图)长14.898公里。主线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主线起点至张家房段,利用既有一级公路改建,设计速度采用8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25.5米;张家房至切乌图段完全利用既有张查高速公路,设计速度维持8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维持既有24.5米;切乌图至大井沟段为新建路段,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其中切乌图至伊克田段分离式路基宽度2×13米,伊克田至大井沟段路基宽度26米;大井沟至木仁高勒段利用半幅拼宽,路基宽度26米,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木仁高勒至终点段,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维持既有25.5米。省道恢复工程(辅道)及互通连接线采用三级公路标准建设,路基宽度8.5米,设计速度40公里/小时。本工程已于2020年9月开工,2023年09月交工。
4.国道G7京新线:北京-临河-乌力吉-额济纳旗-哈密-乌鲁木齐
全长2540公里的G7京新高速公路,是目前世界上穿越戈壁沙漠最长的高速公路,使北京通往新疆的行车里程缩短1300公里,是东北、华北通往西北地区甘肃、新疆的最捷通道。2017年7月,京新高速全线贯通,不仅把便利送到了沿线地区,也成为我盟的一条致富路、幸福路。
5.国道G307黄山线:黄骅-银川-巴彦浩特-巴彦诺尔公-巴丹吉林-山丹
巴彦诺日公至孟根段一级公路起点位于巴彦诺日公南侧,与哈苏一级公路(S218)巴彦诺日公起点相接,终点位于牛泉水库西约1公里旧路右侧。途经巴彦诺日公苏木、阿拉腾敖包镇、曼德拉苏木、牛泉水库。全长124.487公里,一级公路标准,沥青混凝土高级路面,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建有巴彦诺日公连接线1.711公里,二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12米;孟根连接线1.290公里,二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12米;曼德拉岩画区连接线5.615公里,三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4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8.5米。
孟根至雅布赖段一级公路起点位于曼德拉苏木西侧,与巴彦诺日公至孟根段一级公路相接,经阿贵庙、雅布赖治沙站,终点止于雅布赖镇西侧30公里处,与雅山一级公路相接。主线长120.318公里,采用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另设河雅路连接线13.404公里,设计速度60公里/小时。
G307线(原省道317线)巴彦诺日公至孟根段、孟根至雅布赖段一级公路2015年7月15日开工建设,2017年10月15日完成。是自治区路网规划中的重要一段,是阿拉善盟“两横两纵十二出口”公路网重要组成部分。该公路是甘肃、新疆通往内蒙古等地区的最短路段。
国道307线黄骅至山丹内蒙古境内阿拉善右旗雅布赖至山丹(蒙甘界)段一级公路于2014年10月开工建设,起点位于阿拉善右旗雅布赖镇西侧,接S317线孟根至雅布赖一级公路,途经巴丹吉林沙漠地质公园、巴丹吉林镇、阿拉善右旗通勤机场,终点为甘肃省山丹(蒙甘界),路线全长120公里。2017年03月31日,阿拉善盟G307线雅山一级公路进行了交工验收并通过。通过山丹连接线(18公里X224)接入连霍高速G30。
2018年8月8日G307线末梢段张家房至山丹段全线贯通,至此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巴彦诺日公—雅布赖镇——阿拉善右旗巴丹吉林镇—山丹县一级公路全线贯通,最终通过山丹连接线接入连霍高速G30。巴彦诺日公至雅布赖段一级公路全长224公里,按一级标准建设,设计时速100公里,沿途设巴彦陶勒盖、孟根、阿贵庙、巴丹吉林沙漠地质公园四个收费站和服务区,蒙甘交界设有蒙甘界收费站(加油站),并建有巴彦诺日公、孟根、曼德拉山岩画、河雅路四条连接线。
6.省道S218中乌线:中卫-孪井滩-巴彦浩特-巴彦诺尔公-乌力吉口岸
随着2015年10月10日9时,阿拉善左旗哈苏一级公路苏海图收费站正式开征车辆通行费,哈苏一级公路正式开通运行。哈苏一级公路东起阿左旗苏海图嘎查,西至巴彦诺日公。于2011年开工建设,2014年底建成的高等级公路。采用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建设,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哈苏一级公路(S218)在苏海图收费站东45公里处连接巴吉一级公路,经查干楚鲁图、都日勒吉、台吉塔塔,在阿左旗巴彦诺日公苏木与巴彦诺日公至孟根一级路相连。全长66公里,设有苏海图收费站、巴彦诺日公收费站2个收费站。S218线哈苏一级公路是连接阿左旗巴彦浩特至额济纳旗、阿拉善右旗的重要通道。
S218线长流水至中卫(蒙宁界)一级公路是连接阿拉善左旗与宁夏中卫地区的重要出口通道, 是阿拉善盟“两横两纵十二出口”公路网重要组成部分。公路全长118.088公里,起点位于巴银高速长流水,途径巴润别立镇上海嘎查、嘉尔嘎勒赛汉镇、葡萄墩工业园区、腾格里额里斯镇,终点止于腾格里工业园区(蒙宁界)。项目总投资20.3亿元,于2017年3月开工,主线工程于2020年6月11日通过交工验收,2020年7月1日正式通车。剩余房建等附属工程于2020年10月底完成。该公路采用双向四车道,设计速度为100km/h。S218线长流水至中卫(蒙宁界)一级公路路基宽26米,主线采用四车道一级公路技术标准,路面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全线设大中桥7座、小桥11座、涵洞(通道)73道;设收费站、服务区和养护工区各2处,治超站1处。这条道路的开通,不仅打通了我盟向南出口连接中卫的大通道,改善了我盟的交通运输条件,完善了路网结构,同时也带动沿线社会经济的发展。
7.省道S315线:磴口-巴彦木仁-巴彦浩特-额尔克哈什哈
通额公路项目自2014年12月17日正式开工建设,起于巴彦浩特镇的通古勒格淖尔路,向西途径阿左旗通古勒格淖尔苏木、阿拉善英雄会、超格图呼热苏木、额尔克哈什哈苏木,终点达蒙甘界的小青山,全长208.26公里,其中主线201.25公里,支线7公里。经过两年的艰苦建设,2016年10月全线贯通,成为全区最长的“穿沙公路”。通额穿沙公路修通后,将结束腾格里沙漠阻碍交通的历史,改善居住在公路沿线沙漠腹地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助推阿左旗生态旅游业、沙产业发展,加快形成蒙甘两省东西贯通的交通网络,促进两地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加快沿线旅游资源开发,为阿左旗开通一条连接河西走廊更加便捷的通道,进一步推动阿拉善向国际旅游目的地迈进。
通额穿沙公路通古勒格淖尔至阿拉善英雄会段(通古淖尔路口——英雄会场)全长32公里,一级公路,双向6车道,上下单行,全路段设置流动测速,限速80km/h,景色优美,称为梦想沙漠公路。英雄会至额尔克哈什哈以及小青山段按三级公路标准建设,路基宽8.5米,路面宽7米,路面面层采用4厘米厚沥青混凝土。2017年4月9日巴彦浩特至英雄会会场一级公路开工建设。巴彦浩特至英雄会场公路起点位于巴彦浩特红旗宾馆路口,终点至通额公路41.7公里处,与南寺-月亮湖X759线相接,是自治区干线路网省道315线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全长76公里,(其中主线69.5公里,机场连接线6.5公里),于2017年9月基本具备通行条件,2018年8月建成通车。巴彦浩特至英雄会场一级公路建成,将与银巴高速、乌巴一级、巴吉一级、通勤机场一级公路形成5大干线路网,显著改善巴彦浩特的快速通行能力和对外运输效率,有力推动集沙漠探险、自驾旅居、沙漠度假、徒步旅游、航天展演等为一体的沙漠旅游度假区。
8.国道G213线:策克口岸-达来呼布-东风航天城-酒泉
策克口岸一级路由额旗驻地达来呼布镇至策克口岸共82.504公里,采用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技术标准,路线起点位于策克口岸规划的互市贸易区接口向南约1.5公里处,沿途依次经过一号山、胡杨林、额济纳旗民用机场、二号山、额济纳火车站支线、京新高速G7与达来呼布互通。是内蒙古第三大陆路口岸——策克口岸通往祖国内地的唯一公路交通运输干线,已于2013年9月建成通车。
酒航一级公路起点位于酒泉肃州区总寨镇三奇堡村,终点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风镇)。以酒泉枢纽立交与连霍高速公路连接,全长304公里。已于2016年建成通车。
国道213线达来呼布至东风航天城段公路是额济纳旗连通河西走廊的主动脉,是额济纳旗首条采用“PPP模式”(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建设的一级公路。该项目主线起点位于达来呼布镇西南侧G7达来呼布连接线一级公路与现G213线二级公路接点处,经达来呼布、黑城怪树林景区、东风镇和向阳桥检查站,终点止于东风航天城西南侧。路线总体呈南北走向,主线长约143公里,按照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标准为双向四车道公路,设计时速100公里/小时,连接线长12.378千米,设有大桥2座、中桥3座、分离式立交桥1座、平面交叉6处、涵洞15道、通道11道,总投资约26.42亿,于2020年全面开工建设。2022年12月12日,213国道达来呼布至东风航天城段公路正式通车运营。
9.省道S316线:阿右旗阿拉腾朝克苏木至张液平山湖蒙古族乡
甘肃省修建的张液至平山湖蒙古族乡至阿右旗阿拉腾朝克苏木一级公路, 2017年完工。2023年已完成省道S228线至阿拉腾朝克苏木连接线升级改造,形成阿右旗至G213线达来呼布镇-东风航天城-十四号基地段额右两旗一级公路环线,成为阿拉善盟连接甘肃省张液开放大通道。
10.省道S228线
2004年,全长222.5公里的S316额双线通车。额双线是连接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和阿拉善右旗之间的唯一通道。2023年9月,经过升级改造,全线通车。
11.省道S229线
1997年,嘉黑公路建成通车。经过二十余年行车荷载,路面病害严重,大部分路面出现油返砂现象,且道路结构层严重破损,已不能满足车辆正常通行的需要。为提升公路服务水平,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投资2.29亿元实施养护工程,按三级公路标准设计,路基宽度为8.5米,路面宽度为7米。主要对部分段落开展病害处理,全线涵洞拆除新建,并补充完善交通安全设施。
2023年7月15日,盟级重点建设项目省道229线清河口至嘉峪关公路养护工程正式开工建设。该段公路路线总体呈南北走向,起点位于黑鹰山互通(京新高速)北侧与既有省道229线K53+815处顺接,向南经马鬃山苏木,终点位于省道229线蒙甘界,全线长约166公里,养护里程数为126公里。省道229线清河口至嘉峪关公路是额济纳旗“两山”地区通往河西走廊的重要南北通道,串联了京新高速公路、国道331线两条东西主干道。省道S229线的开通将对优化完善额济纳旗西部路网结构起到关键作用,极大解决沿线群众出行难问题,为沿线工矿企业提供快捷通畅的运输条件,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12.国道G331线
国道331是《国家公路网规划》中的沿边横向运输通道,也是内蒙古连接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的重要沿边通道。东起辽宁丹东,西至新疆阿勒泰,串联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甘肃和新疆六省,全长9333公里。内蒙古境内3592公里,起点位于呼伦贝尔市,终点位于阿拉善盟蒙甘边界甜水井。国道331线是我国最北端的边境公路,是我国第二长的国道。这是一条从我国东北到我国西北的边境大动脉,从最东边的抚远到最西边的喀纳斯,跨越四个时区。经过东极抚远和北极漠河。经临中国北境所有省区、所有邻国、所有口岸,堪称“中国北境公路之王。”这条景观大道一路经过草原、森林、沙漠、湖泊、高原、雪山等壮丽的自然景观。
国道331线阿拉善盟境内东起巴彦淖尔市与阿拉善盟分界北银根K6927+234处,止于蒙甘边界甜水井K7646+370处,全长719公里。其中北银根至路井段已于2023年7月全线通车。路井至甜水井段公路工程主线长241.37公里,红梁子连接线长22.50公里,哈镇连接线长16.29公里。总投资9.49亿元,已经自治区发改委批准。工程于2024年6月开工,2025年7月完工。
“十三五”期间,阿拉善盟公路路网规模大幅提升,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技术等级水平大幅提高,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取得长足进步,公路运输发展突破“行难”的制约。阿拉善盟建成G7京新高速、国道307线雅布赖至山丹一级公路,省道228线巴丹吉林至金昌段蒙甘界二级公路。国道307线巴彦诺日公至孟根、孟根至雅布赖一级(一幅)公路,省道218线长流水至中卫(蒙宁界)一级公路,省道315线巴彦浩特至特莫图(英雄会)一级公路主体工程完工。全盟公路总里程突破1.1万公里,较“十二五”末增加2029公里。实施“四好农村路”建设、安防、养护等项目4140公里,农村公路达到6087公里。公路运输发展实现由“瓶颈制约”转向“初步缓解”的重大转变。
截至2021年底,全盟农村牧区公路里程达6194公里,31个苏木镇、200个建制嘎查村实现通硬化路、通班车目标,嘎查村街巷硬化实现全覆盖,对于农牧民来说,更加便利的出行条件关系着生产生活的改善。
三、铁路
1.包兰线(包头——兰州)
包兰线是一条起自包头站终至兰州站的一条国铁Ⅰ级客货共线铁路,全长990公里。1954年10月开工,1958年8月通车,并于1958年10月交付运营。包兰线途径阿拉善左旗温都勒图镇,设营盘水客货站一处。隶属于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四等站,现为旅客乘降所。距包头站766公里,距兰州站213公里。
2. 干武线(干塘——武威)
干武铁路,建于1958-1961年。东起包兰铁路的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干塘镇,经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甘肃省景泰县、武威市古浪县,西至兰新铁路上的凉州区武南镇,全长172公里,这条线相当于包兰与兰新之间的一条联络线,不论从包兰上兰新还是兰新上包兰都可以走此线而不用绕道兰州枢纽。干武铁路途径阿拉善左旗温都勒图镇,设庆阳山、郭家窑、岳家井、乌兰敖包4个火车站。以上4个火车站均隶属兰州铁路局武威铁路分局管辖的四、五等站,现乌兰敖包、郭家窑火车站还在运营,其余两站已废弃。
3.三吉线(三道坎——吉兰泰)
三吉线,又称“乌吉铁路”,是包兰铁路的一条支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乌海市及阿拉善盟境内。三吉铁路起自包兰线乌海西站(原名“三道坎站”,后更名为“乌达站”,现改为“乌海西站”),向西越过贺兰山至本井后,往北穿过乌兰布和沙漠至吉兰泰镇止。这条铁路为吉兰泰盐湖的配套设施,1960年5月开工建设,1961年因中苏交恶停工,1965年3月复工,当年年底竣工并投入运营,全长132公里,设有三道坎、黑沙土、本井、吉兰泰4座车站。
4.平汝线(平罗——汝箕沟)
1959年,为了转用石炭井、白芨沟、大峰沟的煤炭和物资,以大武口站为中心点修筑平汝铁路。全线分为两期施工。一期工程于1959年开工,1961年7月完成开始临时运营。一期工程自平罗站始,止于大磴沟站。全长34.7公里,称“朝石支线”,为一级专用线。二期工程于1964年开始,1969年完工。二期工程自大磴沟站延伸至汝箕沟,长47.5公里,称“汝箕沟支线”,为二级专用线。朝石支线与汝箕沟支线并称为平汝铁路(又名平汝支线)。平汝铁路自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县火车站至汝箕沟镇,全长82.2公里,于1971年11月全线通车,素有“太西煤走廊”之称。全线属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银川铁路办事处管辖,并有平汝支线公司负责管理,为电气化铁路,年运送能力330万吨-700万吨。该线虽为货运线路,但开行两对银川站至汝箕沟站的普客列车,为7523/4次与7525/6次。
呼鲁斯太火车站,位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呼鲁斯太镇,邮政编码753421,建于1966年,是平汝铁路的一个车站。该站隶属兰州铁路局,为四等车站。办理旅客乘降和货运业务(办理整车,不办理危险货物发到),本站及相邻上下行区间均为电气化区段。距石嘴山火车站49公里,离汝箕沟火车站33公里。
5.建酒线(建国营——酒泉)
1958年,为发展国防工业,研制军事现代化尖端武器,根据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的英明决策,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工委选定额济纳旗巴彦宝格德(时称白音宝格都)苏木一带为试验基地。为满足国防工业建设用地需要,额济纳旗政府机关和巴彦宝格德苏木从宝日乌拉(时称波罗乌拉)丰饶的草原搬迁至建国营以及吉格德查干。
为运输试验场地各类物资,1958年5月起,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部队修筑了南接兰新铁路清水站,北至东风试验基地的军用铁路专线。1959年4月通车,1960年1月验交运营。60年代末期,为巩固国防,加强战备,工程兵又将此军用专线向北延伸至额济纳旗赛汉陶来(建国营),直到80年代以后,这条军用铁路才首次标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版图上。
1987年以前,东风基地驻军部队完全遵照聂荣臻元帅关于“一定要回报额济纳旗人民”的嘱托,在完成国防物资运输任务的同时,无条件、无代价帮助额济纳旗运输进出货物。据统计,从1980年起,由部队帮助从铁路专线运输的货物,年均在4000吨以上。1987年后,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军用物资的运输量逐年减少,民用物资运输量逐年增大。根据国家计划委员会(1987)第1596号文件精神,东风航天基地驻军部队将60公里铁路专线(哈日敖包一赛汉陶来段)铁路移交额济纳旗管理。
1988年5月,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阿拉善盟行政公署、额济纳旗人民政府以及东风航天基地驻军部队共同组成移交工作领导小组,办理移交手续。同年5月,额济纳旗铁路运输公司成立,管辖铁路起自赛汉陶来站,至哈日敖包站接轨处,全长61公里。
6.临哈线(临河——哈密)
临哈铁路,东起内蒙古自治区包兰铁路上的临河站,向西经过乌兰布和沙漠,深入阿拉善盟居延海北,经额济纳旗,沿中蒙边界巴丹吉林沙漠北缘,经甘肃省肃北县进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兰新铁路的哈密站相接。铁路里程1390公里,其中内蒙古境内1070公里。铁路通道属于天津-包头-额济纳旗-哈密-将军庙-北屯-五个边境口岸通道的一部分。
临策铁路于2006年11月开工建设,是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中临哈线的东段,东起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跨过河套平原,穿越了乌兰布和、亚玛雷克、巴丹吉林3大沙漠,西至额济纳旗的策克口岸,全长768公里,途经内蒙古两个盟市的七个旗县,工程总投资42.7亿元。在四年多的时间内,在临策铁路有限责任公司的坚强组织和指挥下,中铁六局、中国中铁工程公司、中铁十一局等14支参建队伍的上千名工程技术人员和数万名筑路工人,在河套平原、在大漠深处,顶酷暑、战风沙,全线共动用土石方4980万立方米,建造了183座桥,1214座涵洞,使这条现代化铁路路基犹如一条巨龙在人迹罕至的大漠戈壁、崇山峻岭间跃然飞架,展现在世人面前,最终临策铁路于2010年5月9日开通。
临策线主要以煤炭矿产运输为主,临策铁路的建成促进了边境贸易和经济建设。全线中途运营18个站(杭锦后旗、四团、呼和温都尔站、毛德忽热站、查干德日斯、多而本毛道、图克木庙、格勒、莫格尔、互做布其、苏宏图、阿达日噶、塔拉哈尔、沃博尔、辉森乌拉西、天鹅湖、天鹅湖西、额济纳),其中13个站没有水!全靠专门的补给列车运输给养。
在这条神奇的铁路上(车次K1971/2呼和浩特-额济纳),作为旅客的你可以尽情领略苍天般的阿拉善,美轮美奂的胡杨林;长河落日、大漠孤烟的乌兰布和大沙漠;阡陌纵横、塞外江南的河套平原;天苍苍、野茫茫的蒙古高原……。如果你有幸成为她的旅客,在你领略其所有美景的同时,一定会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折服。
铁路沿线80%的地方是极度干旱区和沙漠的边缘地带,90%的地段远离公路,其中400公里是无人区。受沙害影响区段有456公里,占线路总长度的65%;沙害地段有303.2公里,占线路总长的44.2%,其中严重沙害地段有257.6公里。
临哈铁路的主要任务是煤运,其中东段临策铁路和路段嘉策铁路是对应策克口岸(近百里外的蒙古国那林苏海特煤田),而西段哈额铁路主要连接哈将铁路,哈将铁路主要承担准东煤田、三道岭矿区等沿途矿区西煤东运的任务。
2015年12月1日,临哈铁路额济纳至哈密段正式全线开通运营。
7.包银高铁
包头至银川高铁是京呼银兰大通道的重要组成,是蒙西、宁夏、甘肃等西北地区连通京津冀和东北地区的快速通道,项目全长约518公里,其中宁夏段约116.84公里。包银高铁建成后,对于呼包鄂经济区、宁夏沿黄经济区、兰白经济区联动发展,促进内蒙古、宁夏、甘肃等地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2022年7月22日,中共阿拉善盟委员会、阿拉善盟行政公署在巴彦浩特镇组织召开新建包头至银川高铁银川至巴彦浩特支线内蒙古段工程开工动员大会暨奠基仪式。银巴支线铁路项目从2015年开始规划申报,2016年3月经国铁集团同意启动前期工作,历经7年艰辛推动,终于实现了开工建设。此次开工动员大会暨奠基仪式吹响了包银高铁银巴支线开工建设的冲锋号,标志着我区最后一个不通铁路的盟府所在地阿左旗接入国家“八纵八横”铁路网络,实现了阿拉善人民通过银川高铁站,不换乘直达呼和浩特、西安等重要节点城市的出行期盼。包银高铁银巴支线全线115公里,其中内蒙古段全长74.36公里,设巴润别立、巴彦浩特2座站房。
“十三五”期间,全盟铁路总里程1691公里,为了满足全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我盟分批次、分重点、分步骤逐步启动铁路项目建设,其中,包银高铁银巴支线是我盟铁路建设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随着项目正式开工建设,“盼高铁”成为全盟人民的心愿。
四、飞行航线
在内蒙古的最西端,有一片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辽阔苍茫的土地,这里沙漠、湖泊、戈壁、草原星罗棋布,交相呼应,拥有草原的绿,湖泊的蓝,云朵的白,沙漠的黄,胡杨的金,这里就是被誉为五彩斑斓的“苍天圣地”——阿拉善。
阿拉善通勤机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下辖的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和额济纳旗政府所在地巴彦浩特镇、巴丹吉林镇和达来呼布镇。
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机场位于旗政府驻地巴彦浩特镇西南16公里处,建设规模为:飞行区等级指标3C,1条长2400米的跑道、1500平方米的航站楼,3个机位的站坪及空管、供油、公用配套等设施。每天有飞往呼和浩特、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的航班。疫情前曾开通至西安、重庆、天津的航班。现开通经包头、鄂尔多斯中转至呼伦贝尔、通辽、锡林郭勒的支支航班。
阿拉善右旗巴丹吉林机场位于旗政府驻地巴丹吉林镇西14公里处,建设规模为:飞行区等级指标3C,1条长2400米的跑道、480平方米的航站楼,2个机位的站坪及空管、供油、公用配套等设施。每天有飞往阿拉善左旗、额济纳的航班。疫情前曾开通至敦煌、嘉峪关的航班。
额济纳旗达来库布机场位于旗政府驻地达来库布镇北8公里处,建设规模为:飞行区等级指标3C,1条长2000米的跑道、480平方米的航站楼,2个机位的站坪及空管、供油、公用配套等设施。每天有飞往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的航班。疫情前曾开通至敦煌、嘉峪关的航班。
阿拉善通勤机场总投资3.89亿元,权属归地方,由内蒙古机场集团管理,航空公司承飞,开展灵活多样的航空运输。2013年12月17日,分部在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的三个通勤机场同时开航,标志着阿拉善机场正式走上运营轨道,开启了全国首家通勤机场的探索实践之路,为这座曾经因为行路难而蒙上神秘面纱的秘境驼乡插上了一双腾飞的翅膀。时光如梭,12年的光阴转瞬而过,如今的阿拉善通勤机场随着飞行区的改造,单一机型的突破,航线网络的完善,旅客吞吐量增长显著。
在国家积极推进通勤通用航空试点工作的引领下,阿拉善机场积极深入挖掘和探索钻研通勤机场管理模式的新思路、新方法,在解决当地百姓出行难题,推进航空出行大众化的同时,依托阿拉善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将阿拉善打造为国际旅游目的地为统领,以构建“大沙漠、大胡杨、大航天、大居延、大民俗”的“大旅游”格局为契机,积极落地内蒙古民航机场集团公司“干支联动”战略,发展“航空+旅游”模式,守望相助,砥砺前行,不断创造着阿拉善航空事业新业绩,为实现通勤机场试点初衷,为阿拉善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边疆安宁发挥着日益突出的作用。
五、强化基础设施支撑
阿拉善盟“十四五基础设施规划”按照适度超前、补齐短板、完善网络、提升质量的要求,创新构建符合本地发展需求的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公路:G1817荣乌高速公路乌海至银川联络线巴音呼都格至巴彦浩特段、G213达来呼布至十四号基地公路、G331路井至甜水井公路、S315刘拐沙头至乌斯太公路。
铁路:银川至巴彦浩特支线铁路、酒泉至额济纳铁路(东风南至额济纳段)、乌海西至吉兰泰铁路电气化扩能改造、乌力吉口岸至苏宏图铁路。
民航: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机场升级改造、乌力吉口岸通用机场项目。
加快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依托主要机场、铁路和公路客货站场推进综合枢纽建设,把阿拉善建设成为区域性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形成安全便捷、绿色低碳的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进一步优化公路网结构,提高公路通达深度和公路等级。加快建设巴音呼都格至巴彦浩特、敖伦布拉格至巴音木仁等高速公路出口通道;加快建设达来呼布—东风航天城—十四号基地等旗区干线联通公路;加快建设路井至甜水井、刘拐沙头至乌斯太公路等沿边沿黄沿沙公路。持续推进农村牧区公路建设,加快较多人口自然村、抵边自然村、农牧场通硬化路,支持农村牧区资源路、产业路、旅游路、联网路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支撑。到“十四五”末,全盟公路总里程突破12000公里,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里程分别突破1000公里。进一步完善铁路网结构,加强既有线路扩能提级改造,加大新线建设力度,提高铁路运输能力,逐步构建“三横四纵”干线铁路网。加快推进乌海西至吉兰泰铁路电气化扩能改造和临河至哈密铁路沿线火车站点升级改造,进一步完善工业园区铁路物流体系;加快建设银川至巴彦浩特支线铁路和酒泉至额济纳铁路(东风南至额济纳段);大力推动乌力吉口岸至中卫南下通道铁路,按照整体规划、分段实施原则,启动建设乌力吉口岸至苏宏图铁路、查干德日斯至吉兰泰、本井至巴彦浩特、巴彦浩特至中卫铁路,做好乌力吉口岸至张掖铁路通道研究。到“十四五”末,新建铁路306公里,其中,建成快速客运铁路75公里。不断加大机场升级改造力度,增加国内、国际航线。加快实施阿左旗通勤机场升级支线机场项目,启动实施额济纳旗、阿右旗通勤机场升级支线机场,积极发展通用航空事业,加快推进乌力吉口岸通用机场、巴丹吉林沙漠旅游通用机场建设,适时开通阿拉善盟—蒙古国国际航线,拓展我盟航空发展空间。